2024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小镇圣莫里茨落下帷幕,在为期一周的激烈角逐中,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选手在U型场地、坡面障碍技巧、空中技巧等项目中展开巅峰对决,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表现亮眼,19岁小将张毅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摘得男子空中技巧金牌,成为本届赛事最大黑马。
空中技巧决赛:中国小将一鸣惊人
男子空中技巧决赛堪称本届世锦赛最激动人心的对决,预赛排名第四的张毅在决赛中展现出超乎年龄的沉稳,连续完成难度系数4.525的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440度动作,以129.80分的绝对优势夺冠,赛后采访中,这位来自吉林的选手难掩激动:“赛前我只想突破个人最好成绩,没想到能站上最高领奖台,这块金牌属于整个团队,特别是我的教练,他告诉我‘自由式滑雪的核心就是突破恐惧’。”
卫冕冠军、美国名将克里斯托弗·利洛因第二跳落地失误屈居亚军,白俄罗斯老将安东·库什尼尔收获铜牌,女子组方面,澳大利亚选手劳拉·皮尔以0.5分微弱优势险胜中国选手徐梦桃金年会官方网站,后者在最后一跳尝试超高难度动作时落地稍有瑕疵,遗憾摘银。
技术革新推动项目发展
国际雪联技术委员会主席马克·肖恩在赛事期间透露,自由式滑雪的评分体系将迎来重大调整。“我们正在测试AI辅助评分系统,通过三维动作捕捉技术更精准地评估转体角度和抓板时长。”这一变革源于近年来运动员动作难度的大幅提升——本届赛事中,超过60%的选手在决赛使用了四周转体动作,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不足20%。
中国队在技术突破上表现尤为突出,据国家队主教练纪冬介绍,队伍自主研发的“风洞模拟训练系统”已投入使用:“运动员能在实验室里体验不同风速下的身体控制,单周训练效率提升40%。”这种科技赋能的效果在赛场上得到验证:除张毅外,中国选手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上也首次闯入前八。
新生代选手改写格局
本届世锦赛见证了自由式滑雪“改朝换代”,18岁的挪威天才维克多·莫在坡面障碍技巧赛中完成史上首个三重倒滑空翻,以96.75分刷新该项目历史最高分,这位戴着牙套参赛的少年赛后笑着说:“我只是把训练场上的失败动作搬到了赛场,自由式滑雪就该玩得开心!”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位名将的黯然离场,四届冬奥会奖牌得主、加拿大老将米卡埃尔·金斯伯里在U型场地预赛中意外受伤退赛,他在社交媒体发文称“或许到了把舞台让给年轻人的时刻”,这种新老交替同样体现在观众席——赛事组委会数据显示,3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58%,创历届新高。
商业价值与环保争议并存
随着自由式滑雪跻身全球增速最快的冬季运动,其商业价值水涨船高,本届赛事吸引了27家国际品牌赞助,其中运动相机品牌GoPro推出的选手第一视角直播,单日点击量突破800万次,但环保组织“雪山守护者”在赛场外抗议,指出人造雪道消耗的水资源相当于3000户家庭年用量,国际雪联承诺,下赛季将试点使用新型环保造雪剂。
中国冰雪产业研究院院长张鸿俊指出:“自由式滑雪的‘酷炫’特质使其成为Z世代的新宠,但项目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竞技、商业与生态。”值得关注的是,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已宣布将利用冬奥遗产,于2025年首次承办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分站赛。
展望米兰冬奥
作为米兰冬奥会前最重要的练兵场,本届世锦赛暴露出各队的备战重点,美国队领队杰森·史密斯坦言:“我们低估了亚洲选手的进步速度。”而瑞士媒体则担忧主场选手在障碍追逐项目中颗粒无收的表现,国际奥委会运动总监基托·西茨透露,自由式滑雪有望在2026年新增混合团体赛,目前已有15个国家提交了开展该项目的申请金年会入口。
夜幕降临,圣莫里茨的雪山被灯光映成金色,当张毅身披国旗站在领奖台上时,现场响起《义勇军进行曲》,这个曾经小众的极限运动,正以蓬勃的生命力书写新的篇章,正如赛事解说员所言:“自由式滑雪的魅力在于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见证怎样的飞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