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作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,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,最终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莱盖塞以2小时05分38秒的成绩打破赛会纪录,夺得男子组冠军,中国选手李子成以2小时11分22秒的成绩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名,展现了本土选手的强劲实力。
赛事盛况:万人齐跑,彰显城市活力
清晨的北京秋高气爽,气温适宜,为选手创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,起点天安门广场人头攒动,参赛选手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集结,随着发令枪响,专业选手与业余跑者一同出发,赛道两旁挤满了热情的观众金年会官网,加油声此起彼伏,今年的赛道延续了经典路线,途经东城区、西城区、海淀区等标志性区域,选手们在奔跑中领略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。
为保障赛事顺利进行,组委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,沿途设置了15个补给站,提供饮用水、能量胶及医疗支持,近5000名志愿者和200名医护人员全程待命,确保选手安全完赛,北京市交管部门也对部分道路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,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。
精英对决:埃塞俄比亚选手刷新纪录
男子组比赛中,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塔德塞·莱盖塞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极强的竞争力,半程用时1小时02分15秒,领先集团紧随其后,进入30公里后,塔德塞突然加速,甩开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,最终以2小时05分38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高了1分23秒,基普乔格以2小时06分45秒获得亚军,另一名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拉位列第三。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杰普科斯盖以2小时22分10秒的成绩夺冠,中国选手张德顺以2小时26分18秒获得亚军,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,赛后采访中,张德顺表示:“今天的发挥超出了预期,感谢现场观众的鼓励,未来会继续努力,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更好成绩。”
业余跑者:坚持与感动并存
除了精英选手的精彩表现,业余跑者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,今年赛事增设了“公益跑”方阵,近百名跑者通过参赛为偏远地区儿童募集体育器材,来自上海的跑者王先生已是第三次参加北马,他告诉记者:“马拉松不仅是竞技,更是一种精神金年会入口,每次完赛都让我感受到坚持的力量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本届比赛还有多位视障选手在陪跑员的协助下完成全程,视障跑者李伟以4小时32分的成绩冲线,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,他说:“跑步让我感受到自由金年会官网,感谢组委会和陪跑员的无私帮助。”
科技赋能:智能化服务提升体验
今年的北马在赛事服务上进一步升级,引入了多项科技手段,选手可通过官方APP实时查看自己的分段成绩和赛道拥挤程度,组委会首次采用AI人脸识别系统,确保选手身份核验的准确性,在终点奥林匹克公园,完赛选手还能通过智能终端快速打印个性化成绩证书。
环保理念也贯穿赛事始终,组委会与多家企业合作,将废弃水瓶和能量胶包装回收再利用,制作成环保袋发放给跑者,这一举措赢得了广泛好评,不少选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“绿色完赛礼”。
未来展望:北马迈向更高水平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自1981年创办以来,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马拉松赛事之一,组委会主任张斌表示:“未来我们将继续提升赛事品质,争取早日跻身世界六大马拉松之列。”据悉,2025年北马计划扩大规模,并邀请更多国际顶尖选手参赛。
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持续升温,马拉松已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舞台,更成为普通人挑战自我、传递正能量的平台,2024年北马的圆满落幕,不仅展现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组织能力,也为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
(完)